官方老師
2022-07-1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有父母向我們的老師這樣反映:我女兒現在已經四歲多了,她很懂事,但在某些方面膽子比較小,性格也很固執,剛進幼兒園時老師說她個性靦腆,說話聲音輕。下面為大家解答孩子膽小應該怎么教育這個話題吧。
1、當了爸爸媽媽,恐怕就回憶不起來自己小的時候了。實際上,1—3歲的幼兒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學習“我”和周圍環境怎么相處。由于年齡的關系,這個過程比我們想象得慢了許多,
2、他們會對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環境(比如快速移動的物體、嘈雜的聲音、陌生的環境)感到緊張和恐懼,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包括怕黑、怕水、怕高。專家說,這些都只能說明幼兒還沒有適應周圍的環境,
3、并不意味著孩子有什么不對。當然,也就不能說明孩子“膽小”。當孩子在心理上正處于建立信任和委托感的階段時,
孩子受到驚嚇時,保護是惟一正確的做法。如果你不保護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會變成“膽小鬼”,長大后也不會有充分的自信。
1、父母可以預先告訴孩子可能出現的變化。比如孩子害怕大的聲音,那么走在鐵路旁,你要先告訴孩子:
2、來了一輛大火車,如果你不想聽汽笛聲,先把耳朵捂上。這是讓孩子做個決定,是提供機會讓他選擇。
但有些媽媽會對孩子說“快捂上耳朵,火車來了,汽笛聲該嚇著咱們了”,這樣說等于告訴他害怕是對的,你希望他這么做。
3、要馬上撫愛受到驚嚇的孩子。孩子已經受到驚嚇,告訴他“別怕”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要慢慢地跟他說話,
輕輕地拍拍他或緊緊地抱住他,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這樣做會讓他感到安全。“恐懼”這東西是通過教育、經歷和被自己信任的人切實保護才能擺脫的。
4、不要總提使孩子受到驚嚇的事。安撫孩子的最好辦法不是不停地說話,控制住你自己,盡量少說,只是摟緊他,等他恢復正常后。
此外,讓環境的變化慢一點,小一點,讓孩子能夠逐步適應。其實,大多數孩子都是能克服恐懼的。以上內容就是孩子膽小應該怎么教育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