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年紀越來越小,孩子沉迷網絡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很多小孩有著嚴重的網癮。那么今天就來談談治小孩上網成癮這個問題。
1、冷靜,要知道孩子們并沒有網絡上癮。在居家隔離之前,專家已經提出警告,兒童和青少年使用新技術的時間已經大幅增多,而現在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比以前使用更多的新技術,或者孩子們反對放棄電子產品并不代表他們已經網絡上癮。
心理學家指出,相信隨著疫情過后社會接觸的恢復,孩子們使用電子產品的行為就會減少,這些習慣都是“暫時”的。再加上毅力、限制和替代活動,孩子脫離網絡比較容易。
2、與孩子認真交談,規定限制條例,逐步實行斷網。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和專家們一致認為,良好的上網習慣應該從小培養,在孩子剛開始接觸電子產品時就要養成。必須要與孩子傾心交談,規定使用網絡的時間和空間,比如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在他面前擺上一個鬧鐘,告訴他可以使用多長時間的電子產品,超時將導致什么樣的后果。
盡量不用電子產品來進行學習教育。要用科學易懂的論據告訴他們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對身體造成的損害。父母的參與、解釋和陪伴會讓孩子在脫離電子產品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合作。
3、規定使用時間和場所。專家們還建議限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場所。手機和平板電腦應該在家里的公共場合使用,在家人吃飯時不能使用,也不能讓孩子獨自上網,孩子上網要有父母在旁邊監督,并與之進行相關話題的討論。
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限定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讓孩子完全與網絡脫離也是不可取和不可行的,要教會孩子健康地使用網絡和電子產品。
4、樹立榜樣,正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重大,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父母不能要求孩子關了手機,自己卻看個不停,因此行動的關鍵和計劃應該是全家執行,大家共同保留一個沒有電子產品的空間。擔心孩子網絡上癮的父母首先要自我檢討,自己在必要的時候關機。
5、創建親子時間:開展其他娛樂活動,走向戶外,共同參與。網絡電子產品永遠不能替代與他人、家人和朋友豐富的互動,為此專家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做運動、出去散步、烹飪美食、打掃衛生、整理房間……與孩子一起做事可以與他們深入交談、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而專家最推薦的替代活動是戶外活動,大自然可以緩解壓抑和焦慮,減少癮念和疲勞,增強身體免疫力,專治因網絡和電子產品而導致的各種身心健康問題。
1、父母與孩子自動共存,努力成為朋友,一個好的親子關系可以減少孩子的心理背叛,孩子不容易與爸爸媽媽產生一種對立的心理,這樣當孩子沉迷于玩游戲時,孩子就能聽從爸爸媽媽的勸說。
2、耍是孩子們的天性。為了防止孩子們沉迷于游戲,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們玩其他健康的游戲,如和他們一起玩球類游戲、玩積木、帶他們去旅行等。如果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快樂,他們就不會在虛擬世界中尋求安慰。
3、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孩子往往沉迷于電子游戲,其中一個原因是兒童意志力薄弱,易受外界干擾,培養孩子意志力,能幫助兒童在面對誘惑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4、父母不應過分重視子女的成就,孩子們可以在學校里學習知識,這是一份快樂的工作。但你不能單憑孩子的學習來判斷他。
5、孩子可以在學校生活,學會與老師和同學溝通,掌握一定的外交技巧,也是一項值得認可的工作。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學習環境,不要過度壓迫,他們的期望也不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過高。每一個孩子向前,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向前,也值得承認,知道如何認識爸爸媽媽,是一個合格的爸爸媽媽。
孩子的天性愛玩,這是我們不能割斷的。作為家長,需要在身邊做好監督和管教,陪伴孩子成長。以上就是關于治小孩上網成癮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