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會表現的畏首畏尾,很難成功。因此許多家長都著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那么到底如何讓孩子變得有自信?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變得自信,但卻找不到門路。事實上下面幾種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家長可以多多嘗試。
1、引導孩子接納認可自己
父母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孩子接納認可自己,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意識,讓孩子慢慢建立自信,認可自己的價值。
父母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在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的優點,讓孩子不斷把自己的優勢擴大,協助孩子在某一方面建立比較穩定的自信,隨后鼓勵孩子多多去嘗試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其他領域也可以突破自己。
這樣慢慢的孩子就能在不斷前進的主旋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努力的方向。家長還要自身做起,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并明確地告訴他,強化孩子對自己的肯定。同時在平時還要和孩子多多交流,多傾聽、關愛,引導孩子認可自己,建立自信。
2、避免過度的去保護孩子
父母在生活中要避免過度去保護孩子,應該學會在適當的場景、適當的機會,讓寶寶自己去嘗試,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斷的在體驗中獲取自信。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獲得了相應的經驗,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父母總是把孩子保護的很好,不讓孩子經歷挫折,孩子就會像溫室里長大的小花一樣,經歷不了風雨,而且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內心也是十分脆弱的,很容易被外界影響,遇到事情容易否定自己。
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時,千萬不要過度的保護孩子,也不要在相信中帶有懷疑,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的孩子,要知道父母的肯定對孩子建立自信是非常的重要。
3、提高孩子自身的專注度
父母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身專注度。不能讓孩子有過度依賴父母的心理,讓孩子孩子獨立起來.
可能剛開始孩子獨立完成的事情質量不高,但是在孩子自己動手過程中卻能鍛煉他的專注度,如果最終完成了還會增強自信心,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信起來。孩子做事情的專注度提高了,做事情成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孩子也會慢慢的建立自信心,認可自己的價值。
4、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才能培養出一個自信的孩子。一個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肯定比在缺少愛中長大的孩子要自信的多。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能讓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感受到父母就在自己身邊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會很堅強,在生活中也足夠自信.
因為他們知道,父母就是自己最強有力的后盾,不管什么時候,當他們需要幫助時,父母永遠在身后支持他們,他們可以勇敢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會膽怯。
孩子缺乏自信不僅與自身性格有關,還與家庭教育脫不了干系。以下父母的做法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家長要改正。
1、吼叫孩子
很多媽媽在生了孩子后嗓門也不知不覺的變大了,吼叫變成了跟孩子溝通時最常用的方式。我們經常聽到有的家長這樣吼孩子:“都跟你說多少遍了,你還這樣做!”“讓你快點……怎么還在這墨跡!”,吼完之后是有效果的,孩子的確是照做了,不過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變得畏首畏尾,不敢嘗試,越來越膽小。
2、當眾羞辱孩子
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或是考試沒考好,有的家長不管當著多少人的面就開始教訓孩子“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殊不知這樣一句話對孩子的自尊心是莫大的打擊,這樣只會讓孩子不斷否定自己,并且越來越自卑。
3、太過權威
有的媽媽性格比較好強,在家里的地位也比較高,什么事都是拿主意的那個,對于孩子的一些想法或看法不太看好時直接回絕“我說不行就不行”,時間長了,孩子變得不敢自己做決定,慢慢沒了主見,長此以往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什么事都做不好的人,從而更加自卑。
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變得自信,究其原因就是自信會給孩子帶來積極影響,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1、擁有自信心的孩子更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歌后王菲和李亞鵬的孩子李嫣在外表上有著先天性缺陷,但是他們在對李嫣的教導中從來沒有表現出遮遮掩掩的態度,用行動去引導李嫣接受并正視自己的長相,樹立起信心。在他們的細心教育下,李嫣不僅不感到自卑,反而熱情勇敢,積極在社交平臺上展現自己。
2、擁有自信心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更加融洽
自信心和人際交往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有自信心的孩子,可以在交往中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以此獲得成功的人際交流經驗,和別人相處得更加友好融洽。
3、擁有自信心的孩子做事更容易取得成功
有一項研究顯示,成績優良的學生一半以上充滿了自信,而成績差的孩子90%左右缺乏信心。這表明自信心在孩子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鋪就成功之路的基石。
總的來說,想要讓孩子變得自信,家長必須要給孩子充分的愛,足夠的理解,并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幫助孩子重拾信心。以上就是如何讓孩子變得有自信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