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孩子性格都比較內向,不擅長人際交往,表現得唯唯諾諾。那么家長應該怎么樣鼓勵性格內向的孩子呢?下面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談談。
孩子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都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家長有必要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
1、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表達和交流,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出錯。家長應該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多陪伴關心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不要總是訓斥指責孩子,多孩子多一點耐心和包容,這樣有助于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
2、保護孩子自尊心
孩子雖然年齡比較小,但是孩子的自尊心很強烈。家長不要總是將孩子同他人進行對比,不要總是在外面讓孩子尷尬,不要語言攻擊孩子,孩子才不會畏懼家長,才會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3、鍛煉孩子的獨立
如果孩子實在不喜歡和外界交流接觸,家長不能強制地要求強迫孩子,不然會讓孩子更加恐懼。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去發展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帶孩子見多識廣,當孩子的眼界被打開后,孩子自然會變得更加有自信。
孩子之所以養成內向的性格,與家長的培養離不開關系,如果父母比較強勢,孩子就會比較膽小,父母自己自卑膽小,孩子很可能會重蹈覆轍。下面來說說孩子內向的具體原因。
1、家長的過度保護
現在很多子女都是獨生女,被家里人寵著,父母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不讓孩子去外出,帶在身邊形影不離,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有依賴心理。什么事都想依賴父母完成,孩子當甩手掌柜。孩子因為嘗試得少,更加害怕接觸新事物。
2、孩子有心理陰影
還有的孩子是因為在童年遭受到一些心理創傷,他們從小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打擊,或者因為某件事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例如:不斷地轉學讓孩子缺乏歸屬感。孩子會將自己的內心鎖起來,不愿意向外人打開。
孩子內向也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家長有必要細心觀察,留意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樣的表現。
1、害怕公共場合出丑
孩子吃飯的時候很害怕不熟悉的人坐在對面,上課遲到害怕在眾目睽睽下走進教室,做任何事都很在乎別人的眼光,常常感到不自在不自然。他們不敢上臺發言和表演,容易臉紅和激動,害怕空氣突然安靜,自己做出出丑的事。
2、習慣性懊悔
孩子習慣性懊悔,對于做過的事情總是容易后悔,悔不當初,設想各種結果,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他們內心深處容易自卑,即使沒有做虧心事,他們也不敢對視別人的目光。
3、容易害羞,害怕尷尬
孩子不喜歡陌生人來家里造訪,面對陌生的環境總是感到渾身不自在,害怕空氣突然安靜,無法假裝熱情。
總之,家長對于內向的孩子需要多一點耐心,相信他們雖然內向,但是心思細膩,做事認真,只要加以引導,孩子自然會變得越來越開朗自信。以上就是對于怎樣鼓勵性格內向的孩子的一點看法,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