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1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出現一些小偷小摸的情況,家長首先要制止這種行為,明確行為性質,并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愛說謊還偷東西這個問題。
1、警示教育法,給孩子建立正確認知。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偷東西又撒謊的現象,你需要馬上對孩子啟動認知教育,通過給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幫助孩子完全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以及再發展下去的可怕后果。該怎樣著手呢?警示教育法便派上了用場。
警示教育素材收集,對家長來說一般不是難事,無非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從網絡上找一些案例,家長陪伴孩子一起觀看,當孩子發現從小偷變成盜竊犯,最后進入監獄失去人身自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時,這時家長再加以引導,就容易讓孩子對偷產生畏懼心理。
另一種途徑就是家長盡量找機會帶孩子參觀監獄,雖然這種機會不好找,但如果能找到的話,對孩子的教育效果恐怕是最好的。
當孩子進入監獄后,看到那里警衛的森嚴,鐵門鐵窗鐵絲網,目睹失去人身自由的犯人,家長稍加引導,就讓孩子知道如果犯了罪,會讓自己一生都毀掉,自然就對偷更產生畏懼感。
2、合理滿足法,讓孩子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為了避免孩子由于想買東西而手里沒有錢,便動了偷的邪念,家長一定要合理滿足孩子購物的需求。
平時你可以明確告訴孩子,爸爸或媽媽像你這么大時,看到別的小朋友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也特別羨慕與渴望,于是便和家里大人說出自己的想法。
當家里大人知道我們的想法后,便會根據家里的實際情況給我們一些零花錢,讓我們自己去買喜歡的東西。
但是這里必須要重點強調,你有買東西的想法后,必須要告訴父母,否則你不說,大人們哪會知道呢。只要我們彼此信任,相信通過合理的協商,你的愿望會得到滿足。
說到這里,家長需要反思自己,你是否平時和孩子有平等溝通交流的意識?如果孩子對于畏懼感太強,自然是不敢把想法說給你聽的,生怕你拒絕,或者再說點難聽的。
1、理財教育法,避免孩子養成亂花錢購物的壞習慣。
當與孩子約定好有購買意愿要和父母說后,家長必須要把理財教育納入常規育兒日程中來,因為理財教育內容有不少呢,如零花錢的數目約定,購物記賬本,零花錢消費的合理分配,勤儉節約教育等。
當孩子學會在零花錢方面精打細算后,自然就會在花錢方面有所節制,通過父母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大人掙錢不容易,好孩子要格外珍惜父母的辛辛苦苦掙來的錢。
當孩子從情感深處知道體諒父母時,自然就愿意做一個好孩子,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好孩子。
對于家長們來說,你千萬別把給孩子的零花錢當成小錢對待,在你看來錢很少,但是對孩子幾歲孩子來說卻并不少。
最為關鍵一點,是你怎樣用足夠的耐心,通過零花錢給孩子進行合理的理財教育。正所謂教育無小事,當家長把小事都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時,就能把孩子教育好了。
2、獎懲激勵法,喚醒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
與孩子約定好零花錢的使用約定后,家長還必須要想到如何激勵孩子,因為孩子有時會做得很好,有時則可能因為貪吃貪玩不顧及后果,早早把零花錢花光了。
對于孩子用心管理好零花錢的行為,家長可以實施獎勵,不管是精神的還是物質的,都會激發孩子內心的自豪感。
對于孩子沒做好零花錢的管理,也應適當懲罰,如透支法,讓孩子明白你把錢提前花完了,就必須要在今后幾天里不能再買東西,等到下一次領零花錢時要記住這次的教訓,盡可能經得住誘惑,這是每一個好孩子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事情。
當孩子在獎懲激勵之下,內心的自尊心和上進心會不斷被喚醒,他們會為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贊美而變得更加自覺。
對于沒有做好而產生的心理內疚感,會不斷被強化,時間長了,對于孩子來說,就會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與偷東西和撒謊徹底告別。
不打不罵也能把孩子教育好,本身不是難事,難就難在家長觀念的改變,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愛說謊還偷東西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愛說謊愛拿別人東西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不聽話撒謊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