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0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遇見孩子不講道理,說什么都不聽時,家長應該耐心的和孩子相處,掌握好和孩子的正確相處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說什么都不聽應該怎么教育。
1、身教重于言教。家長是孩子的天生之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對孩子說教不可過多,身教*重要,孩子聽不聽話,有沒有家教教養,看家長就知道了。
2、換位思考。孩子的想法家長要多溝通,換位思考,不可一味強調"我是為了你好"等等,孩子與家長的矛盾點在哪里,要靜下心來,沉住氣,與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武斷下結論和制止,其實很多事家長也是過來人,孩子也不是完人,一點兒對錯,不要緊張兮兮,說個沒完,越是這樣,孩子越逆反,只要讓孩子記住做人*,做事偶有對錯,家長不必斤斤計較。
3、讓孩子懂得做錯事后果自負。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定要讓他明白長大就是自己負責自己的過程。家長萬不可大包大攬,事無巨細,從小慣到大,而應從小培養自立能力,讓孩子在做事中磨練做人,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里,自己會衡量對錯得失。那怕做錯了,也知道吸取教訓。
1、家長不能放棄決定權
因為孩子的心智跟成人相比,并沒有成人成熟,所以在某些重要的問題上,家長不能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比如、吃藥、上學、過馬路等,對于這些事情的決定權,家長一定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且還要讓孩子絕對的服從。一旦家長給他們講道理,他們就會變得不可理喻,甚至還會讓他的思維出現混亂的狀況,所以該霸道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霸道。
2、適當放權,鍛煉孩子心智
我們培養孩子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讓他學會獨立,自己對自己負責,所以盡管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做事考慮不周,家長也要適當的給他一點權力,培養他的獨立能力。因此,生活中,只要是一些影響不大的事情,家長都應該授權給孩子,讓他自己決定。
3、面對分歧,要正確引導
這里要告訴家長們一句話,與孩子爭論,或者試圖說服他們否定自己的意愿,這些都是徒勞的。因為家長和孩子沒有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在這種不平等的情況下,講道理很快就會變成令人煩躁的爭論。因為孩子還是能從討論的問題中看到結果,所以為了避免雙方的爭吵,家長要學會引導,將孩子的思想和家長的思想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能接受家長的建議。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們也都處于學習階段,不斷的調整,總會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說什么都不聽應該怎么教育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說什么都聽不進去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實在不聽話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