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9-0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有的熊孩子趁家長不注意,從家里偷偷拿錢去外面用,或買游戲卡或者買11喜歡的零食小玩具等,當家長質問起來,孩子還常常不承認。接下來具體聊聊孩子偷偷花錢還撒謊怎么辦。
當孩子偷錢的現象很嚴重時,家長屢次說都不聽的話,家長也可以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讓孩子不準看電視或者克扣一部分零花錢等,通過強制手段來管理孩子。
1、第一步,識錢
讓他們能夠認識錢,知道這錢是從哪里來。可以教育孩子去識別硬幣和紙幣,讓他們學會有選擇花錢。另外還可以孩子去自己工作地方看看,讓他們明白自己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辛勤工作換來,知道賺錢不易。
2、第二步,用錢
讓孩子知道父母賺來的錢,并不只是用在自己一個人身上。因此在家庭購物時,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學會如何控制預算,學會知每一分錢究竟用在哪里。
3、第三步,給錢
給孩子固定屬于他支配的零用錢,是很有必要。讓他們能夠學會合理規劃用錢,教會他們將自己的零用錢進行分配,哪些可以滿足自身的需求,哪些可以用于理財和存蓄等。
4、永遠不要對孩子哭窮!
節約用錢是金錢教育的重要原則,但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在孩子哭窮。別讓他過早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心酸,別為了金錢而抹殺自己的欲望和情緒,以免孩子會形成強烈的金錢崇拜。讓他們既渴望賺錢,又特別舍不得花錢,嚴重影響自己的認知判斷能力。
面對孩子偷錢時,家長也不要過于小題大做,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了解孩子花錢還撒謊的出發點是什么,接下來就詳細談談為什么孩子偷偷花錢還撒謊。
1、缺零花錢,想去買喜歡吃的零食,這些吃的家長平時是不允許的,所以孩子要背著家長偷偷買著吃。
2、攀比心理,看到同學花錢大手大腳,自己也想出風頭,跟同學朋友攀比。
3、偷錢充游戲幣,有的孩子沉迷游戲,想要充錢購買游戲裝備,但是自己零花錢又不夠,所以只能偷。
4、一種心理癖好,孩子把偷錢當做一種嗜好,也許孩子并不是很需要這筆錢,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獲得某種快感。
5、遭遇校園欺凌,有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被別人勒索錢物,但又不敢告訴家長,所以偷偷拿錢避免挨打。
6、想引起大人的關注,平時父母對孩子比較疏忽。
有些孩子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事,大人才會看見自己,關注自己?有的是因為家庭父母不和睦,經常吵架,孩子也想用這種方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是為了得到關注而偷東西的話,那么作為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另外要好好反思自己的婚姻關系。
孩子偷錢還撒謊,其原因在于孩子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提升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接下來談談孩子偷錢還撒謊,這種情況怎么辦。
1、要適當的給孩子零花錢,改善家庭氛圍。
孩子為什么會偷錢。其實,家長們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對孩子是不是太苛刻,或者自己的婚姻關系出了些問題,或者是不是對孩子太忽視,作為家長也要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并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個計劃,這也可以培養孩子的金錢意識。另外要努力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成長背景。
2、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
和孩子探討金錢觀,告訴孩子應該要通過合法的途徑獲得金錢,并讓孩子體會金錢來之不易;沒有錢應該向父母求助,而不是去偷、去搶;要通過正規渠道獲取金錢等等。
3、要明確教育目的
想得到錢,不應該用偷竊的方式,最主要的是不要用這種“不擇手段”的方式。告訴孩子最讓爸媽生氣的不是撒謊,不是拿錢,而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想法,這種任性的、自私的、不計后果的想法是誰都不能容忍的。告訴他,滿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
4、最后,作為父母,不能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等同于大人的偷竊行為,以免給孩子貼了標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認為真的就是這樣的了,這個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問問自己: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他的行為向我們傳達了什么?父母應該要去了解,孩子偷錢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這個才是重點。從家庭治療的角度來看,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反映家長的問題。
總之,家長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小孩,處理方式一定要得當,既要達到教育目的,又要照顧到孩子的心理變化。以上就是孩子偷偷花錢還撒謊怎么辦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