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1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很多家長都反映一個現象,小孩自私的問題,其實小孩子自私和家庭的教育息息相關,想要改變小孩,家長也得做出改變,那么我們就來聊聊對待自私的孩子應該如何處理。
1、從小立規矩
李玫瑾教授舉了一個孩子吃飯的例子,大人沒到齊,孩子不許動筷子。這叫“吃飯的等待與控制”,孩子餓一會兒并不會怎么樣,但是在等待的時候過程中,孩子心里會有他人,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學會分享,要有家庭意識
從小鍛煉孩子的分享意識,比如吃橘子,先給爺爺、奶奶,再給姑姑、爸爸、媽媽,最后才是自己,這樣讓孩子有一個家庭觀念,做什么事情不僅僅考慮到自己,而是整個家庭。
我有個親戚就是這樣,從小教育孩子,吃什么東西斗給媽媽分一半,孩子長大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會考慮到媽媽,有次去外地比賽,她還給媽媽帶了禮物,親戚很感動。
3、多讓孩子經歷挫折。
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很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碰到不如意容易采取極端行為。比如有因為論文答辯不通過就跳樓的,有因為戀愛失敗就自殺的,行事作為只考慮自己,不會考慮到身后父母或他人的感受。
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挫折訓練,不要事事都依從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經受打擊。
1.引導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很多家長跟孩子說:“你只用管好你自己,家里的事情你不用管!”這樣是不對的,孩子其實是有參與家庭事務的意愿的,比如幫媽媽打掃衛生,做家務等,外出旅游多多參考孩子的意見,提高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積極性,而不是事事包辦。
2.家長要以身作則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說過:“你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么樣的人。”
曾經看過一張圖片,一個媽媽帶孩子坐地鐵,孩子睡著了,媽媽擔心孩子的鞋子蹭臟別人,就一直用手握著孩子的鞋子。一個生活中如此在意細節,會考慮到他人的人,帶出的孩子相信不會差到哪里去。
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是對父母的考驗,孩子品行是和家長離不開干系的,家長需要對孩子的教育進行把關。以上就是關于對待自私的孩子應該如何處理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作為家長怎樣引導自私的孩子
下一篇:對于自私?的小孩應該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