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2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步入青春期,這個時候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開始逐漸增強。很多時候孩子會因此步入早戀,對此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問題。
當孩子出現早戀的情況,家長要理性看待,積極的引導和教育,給予孩子理解和包容,幫助孩子應對早戀問題。
1、不要著急棒打鴛鴦
青春期的孩子,正值情竇初開的年齡,對異性產生好感,有沖動交往的行為很正常。孩子和異性聊天、交往,可以增加對異性的了解,也能暫時緩解升學的壓力,說不定也能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動力。如果家長發現初中孩子早戀,著急“棒打鴛鴦”,只會讓事情變得復雜。
2、了解孩子早戀的原因
許多家長忽視了,同樣是孩子早戀,發生的原因卻十分復雜。有的孩子早戀,僅僅只是出于對異性的好奇心,想要多一些了解;有的孩子早戀,是出于模仿,看見身邊人或者影視劇,男性和女性愛的無法自拔,甜甜蜜蜜;還有的是孩子剛開始發育,生理上對異性有了別樣的感覺。所以,家長有針對性地去解決,是非常重要的。
3、給孩子定立規矩
學生生涯,也不乏存在一些早戀的群體,他們在學習上互幫互助,為了美好的未來努力前行,把彼此變成最優秀、美好的人。所以,家長不要盲目阻止孩子早戀,但是可以給孩子立規矩。比如,青春期階段,和異性相處,邊界在哪里,萬一遇到對方有逾越的舉止,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等等。教導孩子在早戀中不要傷害自己和他人,是父母的責任。
4、接納孩子的感情
孩子認為自己的情感很純潔很美好,而家長通常認為孩子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或者產生了不應該有的想法,于是,家長和孩子的沖突產生了。而如果家長以接納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感覺到了自己的情感被父母接受被欣賞,他就會對你袒露心事,你們才可能有進一步的交流。
5、要保護孩子隱私
孩子的情感問題,父母一定要切記不要到處嚷嚷,未經兒女允許之前不要給七大姑八大姨都透個信,有的孩子不想讓自己的私事變得天下皆知,當父母的一定不要去做散播孩子流言的事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未必相同,有些孩子會因為受不了全家人的“圍攻”,可能會產生消極情緒,青春期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此起彼伏,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而悔恨終生。
當孩子出現了早戀的問題,家長要理性看待,積極的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正視早戀的問題,早日走出早戀漩渦。
1、不要著急否定孩子的行為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急著去否定孩子,急著去給孩子講一通大道理并嚴厲的告誡孩子絕對不準談戀愛,這起不到太大的效果。不妨用更理智和更開放的語言去和孩子探討一下這個話題,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自己的感情被接納,對自己的狀態也能更加了解,可能孩子自己就會從根本上不再一心想著去戀愛了。
2、正視男女交往的問題
如果與異性交往是一件沒有壓力的自然的現象,那么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與人的交往,包括與異性的交往;可以把對異性的好感變成學習的動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可以互相學習,優勢互補。這樣出來的孩子容易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所以家長要正視孩子的早戀行為,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3、不要給孩子輕易貼上“早戀”的標簽
家長要慎重界定中學生異性交往過密的情況,不輕易給學生扣早戀的帽子。事實上,青春期學生容易對異性產生愛慕、依戀等朦朧的情感,一旦被扣上早戀的帽子,學生反而會誤認為這就是愛情,觸發戀愛的各種表現。
當孩子出現早戀的行為時,家長要關注到孩子的行為動機,積極引導和教育孩子,多去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1、孩子缺乏關注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對情感的敏感和需求是比較強烈的,早戀情況之所以發生的原因是孩子缺乏關注,有可能是家長,也有可能是老師。介于這樣情況的孩子,在家里沒有交流,在學校沒有溝通,孩子會因缺乏傾訴對象而自己去尋求,一般都會找異性同學。
2、父母行為影響
其實父母的一些行為會對孩子產生一些情感方面的刺激。比如父母行為輕浮,言語向孩子傳遞了不良信息,促使孩子進行模仿。這種原因導致的早戀有明顯的特點,張揚,追求時效,影響較大。
3、身邊同學的影響
有些早戀是因同學間的“起哄”促成的。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獲得他人特別是異性的喜歡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在學校班里,如果兩個同學關系比較近一點,就會出現被一些同學起哄的情況,往往會弄假成真。
早戀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發生的現象,家長要理性引導,認證對待,以上就是關于如何對待孩子的早戀問題的建議,感謝閱讀!